搜索: 欢迎进入中国砖瓦工业协会.
孙向远:大力发展建材服务业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进一步深化
  中国砖瓦网  [2018/8/24]  
摘要:近日,记者就创新发展建材服务业,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高度融合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建材联合会秘书长孙向远。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召开的推进建材服务业创新发展大会和乔龙德会长的重要讲话在全行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得到了全行业的认同。全行业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和乔龙德会长的重要讲话,近日,记者就创新发展建材服务业,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高度融合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建材联合会秘书长孙向远。

    记者:在推进建材服务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乔龙德会长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建材服务业作为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您是怎样看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的?

    孙向远:联合会召开的推进建材服务业创新发展大会和乔龙德会长的重要讲话,第一次在全行业明确提出要系统地推进建材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历史进步与时代发展的举措,是建材行业适应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要求的反映,为我国建材工业这一传统的制造产业指明了新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体现了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对于促进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改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虽然是世界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转型升级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核心。近年来,我国建材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四个攻坚战、两个加快”对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建材行业的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行业去产能、淘汰落后的方向和政策进一步清晰和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有了一定的突破;行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建材行业补短板、发展新兴产业、向中高端产业方向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力度越来越大;建材主要产业的技术、装备创新提升,取得了跨越式的历史进步;全行业在发展方式上,由单一型开始转向复合型、延伸型、链条型,形成了新的发展业态;全行业对绿色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断提高,并视为生存发展的根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建材行业也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从总体看,我国的建材行业的发展不仅有了十分明确的方向,而且有了新的路径和支撑。通过学习这次大会精神,特别是乔龙德会长的重要讲话,给全行业带来了一个新的启示,就是要我们去认真的思考,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我们行业的“升级”要定位在什么方向。诚然,我们需要破除惯性的思维,以跨界的视野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找到新的成长方向;我们需要突破市场的壁垒,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向中高端产品发展。但是,正如乔龙德会长在报告中指的“在这样的大格局中,建材服务业仍是发展的短板。”我想,创新发展建材服务业是进一步明确行业“升级”定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我们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指南。当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度融合,制造业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我们的企业不能只是卖产品,更要卖服务,服务也是产品的延伸,我们要形成与制造业相关联的“技术+管理+服务”的模式,形成一条连接市场最终客户、连接制造业内部的各部门、连接上下游各方面的实时协同的供应链,最大限度地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

    当前,建材行业作为传统的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遇的挑战。同样,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找准创新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着力点,加快制造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的转变,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培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观念,构建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二是要强化两化融合发展的观念,提高行业在信息应用系统中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的能力;三是要树立产业生态系统观念,加强制造业服务平台建设,重构原有的产业价值链条;四是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找准重点突破的领域和模式。使发展建材服务业成为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

    记者:您刚才讲到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是否能够谈一下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孙向远: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产物。当社会步入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后期工业化社会以后,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分工关系。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支撑、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这种融合发展与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完全不同,是一种建立在分工深化基础上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体现了产业结构的动态化和合理化过程。促使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转型升级,实现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重组,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高度融合。我国目前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单一地发展制造业或者服务业都不可取,这样既会动摇了国内实体经济基础,也削弱了其国际竞争力。我们既要继续筑牢制造业的基础,也要保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势头,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务实的产业发展战略,坚持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道路,要深刻把握产业融合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工业服务化、服务产品化”。

    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与互动发展,基本途径是在制造业中注入更多更高质量的服务元素,既可以为服务业发展赢得更大市场空间,又可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赢。乔龙德会长明确指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在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传统产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趋势来看,我理解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从制造业来讲,其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的占比会越来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占比将越来越高。许多制造企业的主营业务、管理模式、赢利来源等都在向服务业延伸。从服务业来讲,一方面正在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不断增加为制造业的服务,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都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的产业链也在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全面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的相向发展,使得产业价值链重构为一条既包含制造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又包含服务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与原有单纯的服务业价值链和制造业价值链相比,具有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和增长潜力,在产业层次上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升级效应。

    二是形成了集聚化、配套化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聚不仅是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的共同特征,也是两个产业融合的主要组织形式和空间融合、区域融合的实现形式。目前,各类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都成为了两个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在制造业集群中,活跃着各类为之服务的研发、物流、金融、产品认证、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机构,为生产企业提供各类配套服务,构成了服务支撑体系,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这种集聚化、配套化的产业组织形态,不仅能够使制造商和服务商共享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同时大大降低了双方的信息成本、生产成本、服务成本、交易成本,提高了双方的市场机会,促进了双方的合作交流,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共享。尤其是为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使服务经济更好地体现在实体经济中,带动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是全产业链发展成为利润增长的新模式。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度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业态、新的管理模式也不断涌现,产业分工更加细化,所形成的价值链过程开始分解、整合与重构。产品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时间处于研发、采购、储存、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产业链条更多集中在生产性服务环节,这些服务业的效率、增值空间、利润空间对全产业链的影响很大,成为决定全产业价值增值、利润来源的主要因素,也成为全产业控制力的决定因素。

    四是信息技术成为新的技术载体。信息技术是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助推剂,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制造、创新设计等革命性的制造方式;电商、网购、网银等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范围的不断拓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

    记者:能否谈一下您对建材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方向的认识?

    孙向远:建材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方向,我想概括为两句话,一是给行业做加法;二是未来的制造业一定是服务业。

    关于给行业做加法。产能过剩是现在大家都在关注问题,但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产能过剩呢?我想,我们仍是一个高质量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的国家。企业大量生产的东西,很多不是百姓需要的,不是有效供给。一方面是同质性的、低水平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另一方面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高水平的供给能力不足。为什么人们要到日本买马桶盖,到德国买菜刀?原因就在此。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建材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去产能”,也就是给行业做“减法”,把过剩的、落后的产能通过政策与机制,使其退出市场。同时,我们也要给行业做“加法”,这个“加法”就是“补短板”。乔龙德会长明确指出,“建材服务业仍是我们发展的短板。”近两年,联合会先后印发的《加快与拓展建材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加快与推进建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建材行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导向和支撑,这次大会乔龙德会长又明确了发展建材服务业的九个方面,规划出一条“制造业+服务业”两业并举的“加法”新路,在全行业形成了发展建材服务业的正确导向。

    大力发展建材服务业,给行业做“加法”,是建材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建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建材服务业的根基在建材制造业,建材服务业的发展要想立足和有助于促进建材行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就需要注重创新,注重发展,构筑建材服务产业链,进而推进建材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两业并举的发展格局,以破解行业面临的发展矛盾,促进业态的新升级。乔龙德会长在报告中指出:建材服务业的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从认识到业态模式和发展途径总体上都还跟不上时代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建材行业新的发展。并深刻剖析了其原因:观念滞后,对建材服务业的定位、认识、作用仍有偏见;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建材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分割的经营体制仍然影响着建材服务业的发展;缺乏体制支撑和缺乏连接的产业链,“制造业+服务业”的链条短,没能形成规模优势;严重缺乏开拓市场与组合资源的人才,建材服务业转型发展受人才制约。我们一定要攻克这些难点,加速建材服务业的创新、发展,给建材工业做好“加法”。

    关于未来的制造业一定是服务业。我们要认识到,当代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深刻背景就是产业融合,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将导致新型业态的快速形成,不论是制造业的服务化,还是服务型制造业,都是商业模式的变革。对我国来讲,实体经济、制造业永远是基础,问题不是要不要做实体经济、要不要做制造业的问题,而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马云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的演讲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实体经济不是制造业,重要的部分是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也是硬币的两面。制造业的趋势是人工智能,之后不会解决就业。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美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旧制造业越来越高端。未来的制造业一定是服务业,就像海底捞。BAT是制造业,制造大量数据。我们要辩证地思考。”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产业转型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产业和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提质增效、加强管理,很多原有的东西要变革甚至放弃。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突出的问题是要把握住转型升级的方向。我们的制造业企业要突破原有的生产、服务和盈利模式,建立产业生态系统,通过“互联网+制造”,把智能制造、网络化服务、增值服务、平台型经济发展起来,把新型生态系统做起来,要在制造业之外寻找制造业的突破,要在企业围墙之外寻找企业的突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建材服务业,是建材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我们不能把制造业和服务业、传统经济和新兴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立起来,但也不是在原有技术路线和发展框架下进行升级,而是基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要按照十九大的精神,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依靠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了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今天我们到了必须依靠创新才能驱动发展的阶段,相信在产业不断融合,效益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创新发展建材服务也一定会发挥坚不可摧的力量,引领建材行业迈上新的征程。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建材报
  
中国砖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砖瓦网www.cbtia.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砖瓦网www.cbtia.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砖瓦网www.cbtia.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我来说两句
用户: 匿名发出
密码: 注册新用户
留言: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中国砖瓦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中国砖瓦网发表的作品,中国砖瓦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会员说明 || 广告服务 || 网络服务 || 友情连接 || 联系方式

服务电话:0571-85871590 服务QQ:欢迎使用在线服务! 1064356210 意见或建议至:service@cbtia.com

兄弟网站: 中国建材网 中国水泥网 cement 中国水泥网人才频道 中国水泥论坛 中国石材网 中国陶瓷网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中国绝热隔音材料网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ICP证:浙B2-20040232 京ICP备2020036720号-1 法律顾问:哲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