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欢迎进入中国砖瓦工业协会.
全国房价普涨渐弱 2014年临下行重压
  中国砖瓦网  [2013/12/24]  
摘要:今年以来,无论是地产大佬还是行业专家,都纷纷表示房地产十年黄金发展期已经过去。挥别“黄金期”,接下来的十年是否将成为“白银期”?全国房价“普涨”势头是否会终结?随着房地产调控建立长效化机制,业内认为,房价继续全面上涨的动能已经削弱,明年楼市销量增速将弱于今年,城市间将更为分化。

  2014房价:云山雾罩中

  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在2014年出台的预期加强;房地产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资金面也面临重要变数。

  2014年的房价走势如何,冰与火会否持续,泡沫会否破灭?进入年底,关于房地产价格走势众说纷纭,观点不一。

  总体看来,影响2014年房价的因素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控方式,二是资金面。

  由于限贷限购等行政手段多次运用后不见效果,信息联网、房产税等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在2014年出台的预期加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以往的住房市场调控存在两大教训,一是过于排斥市场投资投机,单纯地认为投资投机将推高房价激化矛盾,而忽视了住房投资投机起到沟通当前与未来需求桥梁的作用。过于高估政府管控房价的能力,而忽视了市场调节机制本身作用的发挥。事实证明,政府难以有效管控房价,未来平抑房价调节供求还需要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作用。

  因此,倪鹏飞认为,未来中国住房政策取向应弱化行政管控,使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通过深化市场改革,最大限度改善居民实际住房条件。具体概括为,建立自住为主、适度投资、市场调节、政府监控的市场架构。

  “对于一线城市等上涨过快的城市,短期内仍应使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控。而中小城市则应以经济手段为主,略有管制即可。”赵路兴表示,抑制楼市投资投机性将长期不放松。短期内,“限购、限贷”等措施不会退出,而目前来看,楼市急需的是房产税、信息联网等长效机制的建立,以对楼市预期形成较好管理。

  除调控影响外,对房地产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资金面也面临着重要变数。

  日前,美联储宣布从明年1月起,将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缩减100亿美元至每月750亿美元。美联储重申,只要失业率处于6.5%之上,并且通胀预期不超过2.5%,将继续把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区间。

  着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美联储退出QE有可能把中国房地产打回原形。马光远表示,美联储如果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多年以来靠潜伏的国际资本支撑的中国高房价将迎来真正的重击。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一旦QE退出将给房企海外融资带来很大难度,这将导致房企的融资成本和汇率风险大大增加。房企在海外融资的难度将加大,可能被迫抛售房产以应对流动性危机,而大量卖房就会增加市场供给,从而迫使房地产价格下降。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从近两月月度投资来看,投资和总投资增速下滑较快,而对应的利率却在明显上升。他认为,2014年将会延续2013年的情形,资金利率水平很难有明显下降,这就意味着,即使2014年仍然对房地产采取容忍态度,房地产依然会面临高资金成本,甚至会在资金成本的压力下,造成供给紧缩。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则表示,中国房地产业并没有实质性的泡沫。但2014年总体房价增幅将趋缓。“我们看2014年,总的趋势是看涨的,但是增幅放缓,如果说具体区间,则有可能从两位数降到一位数。”

  热词点击

  冰火房地产

  2013年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涨”与“跌”的共存,一线城市房价暴涨高烧难退,三四线城市“鬼城”、“鬼楼”频现,透出阵阵寒意。冰与火成为2013房地产市场的最好诠释。

  日前,“房”字被评为2013年度国内热字第一名,佐证了2013“房”市之热。但随着房地产调控方式的转变以及资金面的变化,2014年房地产市场将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值得期待。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来源:中国建材新闻网
  
中国砖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砖瓦网www.cbtia.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砖瓦网www.cbtia.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砖瓦网www.cbtia.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我来说两句
用户: 匿名发出
密码: 注册新用户
留言: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中国砖瓦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中国砖瓦网发表的作品,中国砖瓦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会员说明 || 广告服务 || 网络服务 || 友情连接 || 联系方式

服务电话:0571-85871590 服务QQ:欢迎使用在线服务! 1064356210 意见或建议至:service@cbtia.com

兄弟网站: 中国建材网 中国水泥网 cement 中国水泥网人才频道 中国水泥论坛 中国石材网 中国陶瓷网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中国绝热隔音材料网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ICP证:浙B2-20040232 京ICP备2020036720号-1 法律顾问:哲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