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走过,我像又回到了故乡瓦窑前。仿佛又看到在火焰的扶持下,故乡脚下的泥土是怎样变成了头上的瓦片。
看到了青瓦就会想起童年的乡下,那些已记不住年代的寒暑假。瓦片是老家,是童年的一个重要的分叉。
水塘边,清水之下碧草之上,一块块残破的瓦片在水面削出的一串串涟漪,串缀了我们完整的童年。
在一群大大小小的脚印簇拥下,我们的瓦片下面是火,上面是知了,青烟香味,焙熟了一个又一个夏天。
秋天的瓦檐里,手电的光亮中,麻雀探着头。楼梯上,马肩上,我们掏着喜悦。可麻雀很生气,不让它自由地住在瓦檐下,不两天就会“气”死。
瓦片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旧事。
瓦很老实地呆在乡下的木衍上,一言不发。但它的排列是密是疏,阳光下反射出什么色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揭示出居家的富裕或拮据。
瓦蓝瓦蓝的青瓦,豆大的雨点打在上面铮铮作响。它总是高人一头地站在旧时乡间的屋顶上。无疑,它是乡间等级最高的瓦了。
其实,瓦就是瓦,盖在屋子上,下面有人住就是它的福气了。尤其是盖在故乡人家美梦升起的地方,它就是一袭披在老屋身上带羽的蓑衣。
怀念躺在家乡屋脊上的瓦,它们仰面八叉的样子,像极了秋收时节我们的父兄在田头树下躺着休憩的姿势。我分明看到,一些汗水顺着他们黝黑的脸如雨水顺着粗糙的瓦缝在缓慢流淌。
瓦的排放只有两种形式。躺着的,是故乡祠堂前头的地;盖着的,就是村头老银杏树上的天。
我们就住在中间,睡不着时,对着掌上的纹路数数瓦上的纹脉,像数着故乡天上的银河。半夜有风,给游子带来瓦的耳语,“睡吧,睡吧,这就是家里。”
记得午后的雨中,瓦在雨水击打的水雾中漂浮。仔细分辨可以看出,大的雨点会在瓦面上跳跃,发出噼啪的响动。而更多的雨滴要小很多,它们悄悄地消失在像两只手倒扣而成的对称的瓦沟中。
水都在屋顶的羽衣上滑行,从屋脊到屋檐。在瓦背上集合,汇成较大的模样,穿过瓦给雨开辟的千万条通道,又重新回到大地。
瓦,这些凸起来和凹下去的瓦,紧紧相扣,只有这个时候它们才显现出生命中各自一半的意义。
时光走过,我像又回到了故乡瓦窑前。仿佛又看到在火焰的扶持下,故乡脚下的泥土是怎样变成了头上的瓦片。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