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欢迎进入中国砖瓦工业协会.
经济转型 催新兴产业投资机遇
  中国砖瓦网  [2011-10-28]  
摘要: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大局中,类似文化产业这样的新支点,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断涌现。比如,2010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担当中国经济转型攻坚战重任的这样一些新支点,对于A股市场投资者来说,往往意味着重要投资机会。

  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大局中,类似文化产业这样的新支点,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断涌现。比如,2010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担当中国经济转型攻坚战重任的这样一些新支点,对于A股市场投资者来说,往往意味着重要投资机会。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一个世纪以来,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完成了经济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其股市的整体走势以及各行业的股价表现,对于投资者研判A股市场中长期运行趋势,寻找持续性的投资机会,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经济转型前较为相似,都面临着人口和资源制约下依赖重工业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国内生产总值中投资消费比重过度失衡、经济结构亟待转型等问题。

  具体来看,日本的经济转型主要发生在1970年~1980年,我国台湾地区的经济转型主要发生在1990年~2000年。在此期间,二者的股市表现平平。东京证券市场股指年均涨幅为9.9%,不及经济转型前20年15.6%的年均涨幅。台湾地区加权指数年均涨幅为6.4%,远低于转型前20年25%的年均涨幅。

  日本产业结构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接近50%下降到80年代的40%左右。制造业内部,传统的钢铁、石化等重工业在制造业中比重逐步下降,而电气机械、通用机械、精密仪器等技术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占比不断提升。出口结构上,原材料制成品占比不断下降,而机械产品占比持续提高。

  我国台湾地区产业结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体,半导体产业成为发展重点。整个90年代,电子行业产值增速为其他行业的10倍以上,而矿石采掘等传统行业产值则日益萎缩。

  从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看,产业结构转型带来行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表现为股市中重工业相关的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及消费服务业表现分化。日本经济转型期间,股市中新兴产业和消费服务业表现较好。从细分行业指数来看,1970年~1980年跑赢大盘的行业是信息通讯、交运设备、航空,而钢铁、建筑、地产等传统行业都跑输大盘。涨幅超过10倍的大牛股54%为通信、消费电子类新兴产业,26%为医疗保健行业。

  我国台湾地区经济转型期间,股市中同样是新兴产业和消费服务业表现较好。从细分行业指数来看,上世纪90年代远远跑赢大盘的行业是电子、汽车、食品及百货行业,钢铁、建筑、水泥、化工等传统行业都跑输大盘。

  过去4年,A股市场整体运行情况是大盘表现平淡,但经济转型的重点行业及“中小新优”个股受到市场持续关注,走势明显强于大盘。从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来看,A股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股的走强绝非偶然,也不是经济疲软、政策紧缩、资金供需矛盾突出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而是代表了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大方向的必然趋势,是资本市场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这些行业及个股有望持续焕发独特的魅力。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证券时报网
  
中国砖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砖瓦网www.cbtia.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砖瓦网www.cbtia.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砖瓦网www.cbtia.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我来说两句
用户: 匿名发出
密码: 注册新用户
留言: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中国砖瓦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中国砖瓦网发表的作品,中国砖瓦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会员说明 || 广告服务 || 网络服务 || 友情连接 || 联系方式

服务电话:0571-85871590 服务QQ:欢迎使用在线服务! 1064356210 意见或建议至:service@cbtia.com

兄弟网站: 中国建材网 中国水泥网 cement 中国水泥网人才频道 中国水泥论坛 中国石材网 中国陶瓷网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中国绝热隔音材料网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ICP证:浙B2-20040232 京ICP备2020036720号-1 法律顾问:哲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