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欢迎进入中国砖瓦工业协会.
展望未来50年的中国建材工业(下)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  [2008/1/4]  
摘要:

 

    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发生后,以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为特征的发达国家的传统建材产业的数量增长严重受挫,此后产量虽然经过几年的缓慢恢复和增长,但是勉强维持到1978年后,从此一蹶不振,伴随建筑业的萎缩,数量需求一直在走下坡路。水泥人均年度消费量从最高时的700千克~800千克,最后稳定在300千克~400千克,近30年来,一直保持在这样一个稳定的水平。例如美国这样的国家,人口3亿左右,每年水泥的消费量还不到1亿吨。

   根据初步预测,中国到2010年前后,东部沿海地区的水泥和基本建材产品开始出现饱和现象,到2015年前后,中部地区开始出现饱和现象,而到2020年前后,西部开始出现饱和现象。东、中、西3个地区之间的差距,各差5年左右。

   同时,有资料表明,中国到2020年,建筑业的高峰时期也达到顶点。因此,随着经济增长,建材和建筑到2020年前后将逐步结束数量高增长的历史,进入中速增长和逐步下降的阶段。到2035年后,伴随人口的负增长,经济也将进入低增长和高效益的阶段。

   2020年后,相应的传统建材行业将如何发展呢?这是摆在传统建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得不提前思考的现实问题。

   政策环境和经济发展保障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政策,也是政治要求,就是党的十七大继续重申到2020年经济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即在2000年人均GDP1000美元的基础上,到2010年翻一番为2000美元,2020年再翻一番,达到人均4000美元的水平。目前,第一步人均2000美元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要实现再翻一番的目标也是没有问题的。2006年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已经达到了人均6000多美元的水平。2007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基建投资增长已经超过东部地区的增速。一个自东向西阶梯式的经济发展递进模式,也同时伴随着一个建材工业此起彼伏波浪式抬升态势。

   要达到2020年人均4000美元的GDP增长目标,国家宏观经济每年必须保持7.2%以上的增长速度才行。根据国内外建材行业的发展经验,在建材产品人均消耗未饱和之前,建材产品的数量增长基本是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步的。可以根据过去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和建材发展速度的线性关系,推算出到2020年的基本建材产品数量。我们可以把2020年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设定为8%左右,这已经成为国家的政治任务。2020年后,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不确定性,缓慢回落是个大趋势,建材产品的数量也会相应出现缓慢回落,但根据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分析,仍将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近几年,全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在10%以上,2010年~2020年,预测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设定在7%以上,2020年~2030年,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假定在5%,2030年~2040年,大约为3%;2040年~2050年,根据日本有关机构的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在1%~3%. 2033年~2035年,根据预测,中国人口可能达到顶峰。此后,经济增长的人口负担可减轻,因此,2030年~2040年,中国与目前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会趋于一致,大约为3%~4%.由于2020年后经济增长会趋向缓慢回落的转变阶段,建材产品的数量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线性关系会在这一阶段的前后发生脱离。

   利用经济发展速度来预测建材产品的数量增长速度,在基础设施未饱和的情况下是一个好方法。一旦基础设施饱和后,经济增长和建材产品的增长之间就失去了线性关系。因此,基础设施饱和点的时间是预测的关键。

   目前中国和建材产品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是住宅和交通(以公路和铁路为主)。衡量住宅消费水平的可比指标主要是人均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根据各方面的报道和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05年的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大约为2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大约为30平方米。一般发达国家在人均建筑面积达到50平方米~60平方米,增长速度开始出现稳定的趋势。对于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发达国家,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在60平方米~70平方米时就比较稳定了,如日本等国。人口密度比较小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平均每2.7人拥有一套住宅,平均每套住宅的居住面积是187平方米。美国住宅多数集中在120平方米~300平方米,目前每户的平均面积约220平方米,人均也在60平方米左右。

   如果经济能力允许,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在未来10年~20年里提高一倍的可能性极大。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建材产品累计消费量一倍,以中国目前的主要建材产品年度产量来计算,10年就可以实现翻一番。也就是说,我国住宅建设的经济和物质基础保障是可以达到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以中国建材工业目前和未来所面临的政治、经济、资源、能源、环境、产业和市场氛围,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等不同的发展时间段,就会分别陆续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出现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变迁趋势。这些转变由于国家经济强劲发展的刚性支持,相信不会出现突然的大起大落。但是,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硬约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指数增长的极限迟早要出现的。

   在举国欢庆迎新春、神州鼎力办奥运的2008年到来之际,也有不少人在思考后奥运经济。那么,再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建材工业应该向何处去呢?对此,笔者想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思考和讨论。

   (1)从砖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逐步转向木结构房屋通过今后10年~2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有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住宅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在此期间,如果政府制定可持续的发展政策,涵养森林,可为发展木结构建筑创造条件,则10年或20年以后,中国无论是传统的水泥混凝土建筑,还是发展替代的木结构建筑,都会面临一个传统建材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在此期间,国家的政策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建材企业也有一个方向选择的问题,培育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不是在几年内就可以成功的。今后10年~20年的快速发展期间,传统的不可再生的资源逐渐枯竭,但是可再生的木质资源是可以培育起来的。不过,要从现在开始加大速生林的种植面积,10年或20年后成林,将为顺利转向以木结构为主的住宅建筑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域推广木结构试点,加大对速生林制作工程木材及房屋建筑的研究,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技术发展环境。

   国家的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处在全面部署阶段,有人把其比喻为“第二次土地革命”。历史经验表明,农民有了土地经营自主权,大家就不愁没有粮食吃了。同样,农民有了森林种植自主权,也就会不愁没柴烧或没木头盖新房了。不管怎么说,在占我国60%以上的农村地区,如果几亿农民都有了林地承包权,森林覆盖率相信会在10年~20年迅速提高,最终也会达到发达国家的森林覆盖水平。10年或20年以后,农村和中小城镇就会有条件采用木质建材结构,逐步恢复到以木石结构、砖木结构(当然是空心砖或工业废弃物砌块等)和木材与石膏板结构等为主的现代新的建筑模式。中国又是石膏大国,各种脱硫的化学石膏也不断产生,可以变废为宝。人们不断谈论和向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材,笔者看来,现阶段没有比木材和石膏更绿色、更环保的建材了。它们不但能做到节能和减排,还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木结构房屋最适合人类居住,曾抚育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还将庇护我们的子孙后代。木质建材可以生生不息,石膏建材也可以反复利用,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人们在发达国家看到的那些城镇居民的高档住宅和乡村别墅,大多也是木结构建筑。笔者相信,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一定会有木质建材和石膏建材产业的一席之地。木质建材和木结构房屋不但会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也会逐渐受到中国老百姓的欢迎,在不可再生的矿石建筑材料枯竭后,会承担起中国绿色建筑的使命。木结构一定会“卷土重来”。但是,发展木结构和木质建材的前提,是要按照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原理,去构建未来现代木结构的绿色建筑体系,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昨天的故事。

   笔者相信,50年后,人们一定会设法走出现代城市的混凝土森林,去寻觅大自然森林的真实感受。未来城际快速的交通和宽带视频网络的发展,新能源的替代使用,会使人们觉得住在郊区茂密的森林、清请的河水、辽阔的草原和木结构的乡村别墅里,更加舒适。

   (2)长寿命建筑和建材为了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举国上下大力提倡和发展长寿命建筑是一个必然选择。通过科技进步、体制创新和科学管理,将现有的建筑或基础设施寿命从平均30年提高到100年或几百年都是可能的。唐明述院士一直在呼吁人们关注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藉此实现最大的节能减排。他希望尽快引起行业决策者的共鸣。

   人们羡慕金字塔的古老,万里长城的沧桑,还有2300年以前的古罗马建筑,现代美国巴帕斯神殿的千年混凝土设计,以及举世文明的设计寿命为300年~500年的三峡混凝土大坝,大家到欧洲看到几百年的砖房子,上千年的石头建筑,都当作珍贵的历史遗迹保护起来。我国类似的建筑,如几百年的民居大院,上千年的木结构和石头结构的古塔或历史遗址,也是遐迩闻名,慕名光顾和猎奇者络绎不绝。

   长寿命建筑和基础设施,除了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提高外,建材的质量和品种毕竟是基础。与古今中外著名的古老建筑寿命比起来,凭借现代的科技水平,我国当代的平均建筑寿命只有30多年,实在是说不过去,不但有愧于祖先,更有愧于当代。我国建筑物寿命提高的潜力还相当大,有社会责任心的建材同仁,要与建筑业者携手并进,继续为提高和改进长寿命建筑而不断努力。

   笔者相信,今后5年~10年,随着建材科技的飞速发展,新一代建材或传统建材的改性材料将步入人们的生活殿堂。除了10年或20年后木质建材将重焕生机外,非传统建材,如纳米水泥和建材、EMC水泥、地质聚合物水泥与混凝土(如化学激发材料)等一大批非传统建材都将逐步成熟和产业化。传统建材产品在这些新材料进入市场后,由于市场萎缩和同类材料竞争的双重作用,数量将锐减过半,30年后,将会有1/3左右仍留在市场中,但是这些能够留下的建材,也一定是传统材料的改性材料,不是现在的样子。

   传统建材的改性与质量提高,加之不断开发出的新材料,未来几十年的建筑材料将为构筑百年和千年长寿命建筑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国家的政策取向应该大力倡导和鼓励这些新的发明创造,奖励长寿命建材的生产者,而不是姑息和迁就“豆腐渣工程”的制造者。

   (3)可再生能源与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逐渐枯竭后,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旧的建筑可以循环利用。在过去的10多年里,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研究和实践,效果良好。几十年后,我国现有建筑都将面临不断的修缮和拆旧翻新,但是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也应该是可再生的能源。因此,今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必须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国家已经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力度,计划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0%左右。建材行业是矿产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户,不断减少天然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可再生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与核能是一个必然趋势。
 
   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工废弃物,譬如工业固体废弃物,如矿渣和粉煤灰等资源,早已成为长寿命建筑的必要组成部分,未来将会有进一步的大发展。

   可以预见,10年后,中国的建材工业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将首先突破每年2亿多吨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和能源化的问题。将市政可燃废弃物用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和燃料(AFR)在欧洲已经成功使用了20多年。将生活垃圾资源化,不但可以解决全国水泥工业约1/4的能量、部分原料替代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减排,而且还可以解决全国600多个城市垃圾围城的困境。遗憾的是,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市政可燃废弃物的讨论和号召已经历时多年,目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研究阶段和政府部门的一般号召或文件上。关键的问题是还没有形成一个领导高度重视、科研先行、政府牵头、社会参与、企业为主、政策支持、税收保障的完整系统。垃圾分拣还没有从每个文明的家庭开始,没有实现社会化分类收集,没有建立产业化分类加工体系,也没有各类垃圾资源化回收再利用的组织、政策、税收等配套措施。这些完整体系的建立,还需要10年~20年的努力。

   利用生物质能源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工建筑垃圾,开展垃圾炼制,而不是矿石炼制,是几十年后新型建材的朝阳产业。

   国家和行业在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时,或未来的建材企业在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时,应该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垃圾炼制产业放在优先选择的战略地位。

  
来源: 作者:崔源声


来源: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砖瓦工业协会www.cbtia.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砖瓦工业协会www.cbtia.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砖瓦工业协会www.cbtia.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我来说两句
用户: 匿名发出
密码: 注册新用户
留言: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发表的作品,中国砖瓦工业协会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会员说明 || 广告服务 || 网络服务 || 友情连接 || 联系方式

服务电话:0571-85871590 服务QQ:欢迎使用在线服务! 1064356210 意见或建议至:service@cbtia.com

兄弟网站: 中国建材网 中国水泥网 cement 中国水泥网人才频道 中国水泥论坛 中国石材网 中国陶瓷网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中国绝热隔音材料网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ICP证:浙B2-20040232 京ICP备2020036720号-1 法律顾问:哲鼎律师事务所